专题活动
在大理分院,54岁的胡昌平是自然保护地监测研究室主任,一名扎根林业三十年的植物分类学专家,也是党外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面对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他主动学习计算机应用、Python编程等技术,开发出“退化林修复分析系统”“植物植被调查系统”等工具,将传统野外调查效率提升数倍。
这些工具并非“高精尖”,却切实解决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数据录入更高效、植被分析更精准,成果被应用于森林资源清查、生态修复等领域,并成功申报2项软件著作权。自2022年起,他主持或参与完成省级科研项目4项,州级科研项目5项。作为科室带头人,他还将技术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同事,带领团队完成20余项科研项目,助力分院向科研型转型。
胡昌平身上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有的只是“需要什么就学什么”的朴素坚持。他用行动证明:年龄从不是学习的终点,跨界亦能成为守护青山的另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