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绵头雪兔子
大家好,我叫绵头雪兔子(Saussurea laniceps),既不是绵头,也不是兔子,是菊科风毛菊属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重庆、四川、云南、西藏、新疆等地,在云南主要生长在海拔4500~5600米的高山流石滩和悬崖峭壁上。开花时茎上部密被白或淡褐色棉毛,如同白色的绵花;远远望去,又像一只蹲在流石滩、岩石上的兔子,所以叫绵头雪兔子。人们把我和水母雪兔子(Saussurea medusa)、苞叶雪莲(Saussurea obvallata)等等很多风毛菊属植物都统称为“雪莲花”。

绵头雪兔子

水母雪兔子

苞叶雪莲
苦难让我更坚强
我的家乡在高山之巅,在高山流石滩以上的狭小区域。这个区域是海拔4300米以上特有的生态系统,处于永久雪线之下、高山草甸之上的特殊区域。这里雨水丰茂,是个远离喧嚣的清静之地,更是个人迹罕至的世外桃园……这里每年有6-8个月的积雪,土壤十分稀薄,养分极度匾乏,碎石会不断变动位置,我随时都会被剖离微薄的土壤,还须忍受严寒和极强的紫外线辐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这些都是我要面对的苦难。我必须蛰伏8-10年才能完成一生一次的绽放,完成延续生命的使命。苦难并不是生存的绝境,更是让生命开花的养分,因为苦难无法避免,就在其中开出灿烂之花。

梅里雪山冰川

巴美流石滩

香格里拉大雪山流石滩

普郞河头流石滩

巴美流石滩

塘龙雪山
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在狭小的生态空间找到了生存之地,总结了一套适应高寒高海拔的生存智慧,我一身灰白色的绵毛是抵御极强紫外线辐射的“防晒服”,是保暖、调节温度的“羽绒服”,是减少雨水对花粉冲刷的“防水衣”,是吸引昆虫来传粉的指示色,灰白的颜色让我更容易融入岩石的背景之中,避开食草动物的侵扰,躲避人类的贪婪……。我们学会了攀岩附壁的功夫,延续了抵御冰雪的本领,传承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在高山流石滩上、悬崖峭壁中、石缝里,都有我的身影,都有我的伙伴,都有我的兄弟姐妹。我们的家族曾经也是那样的繁荣昌盛,曾经也遍布高山之巅,遍布雪域高原,在最寒冷最严酷的环境里吟唱着生命的赞歌。



神话与遭遇
我是当地藏族传统藏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全身可入药, 据中医药文献记载:具有散寒除湿,活血通经,治疗高山不适应症等功效。我曾被武侠小说描绘得神乎其神,可以增强内力,百毒不侵,甚至可以起死回生,其实毫无科学依据。我不是药神,更不是起死回生的仙草,但在神话中把我推向了风口浪尖上,人们因此而疯狂的采摘、出售,受牛羊以及岩羊等野生动物的啃食,时常还受到徒步旅游、背包客的侵扰,我们的种群数量越来越少,现在很多流石滩已经找不到我的踪迹,只有在悬崖峭壁上、高大岩石上才能找到我。全球气候变暖,众多流石滩趋于稳定并加速正向演替,低海拔植物逐渐上移,我们的生存空间被挤压,我们的生境被破坏,很多区域已经不适宜我们生存发展。目前我们的分布范围和生境越来越小,在滇西北海拔4500米以下的区域已经很难见到我们的身影。10多年前在滇西北海拔4500米以上的山峰都有分布,但现在的分布区域变得越来越小,逐渐退缩至极少数人迹罕至的山峰,这或许意味着我们在某些山头已局部绝灭,甚至面临着整个种群绝灭的风险……这就是我们的遭遇、我们的生存状态。我将何去何从?我将如何生存?我们的种群将如何延续?

被牛羊或野生动物啃食

开花植株已被采

流石滩逐渐演替为草甸
未来还有梦
除了人类的盲目采挖以外,我们还受到自身繁殖的限制和气候变暖的影响,生存状况十分堪忧。因此,我希望人类能把我们科学合理地保护起来。特别感到欣慰的是,2021年我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正式成为国家二级保护物种,禁止私自采摘。对我们来说,这是希望之举,及时的把我们拯救于危难之中。从此,我们有了较高的法律地位,我们的种群、生境都得到了严格的保护,在众多的旅游景点、路边、街上、菜市场等等场所,已经看不到叫卖、兜售我们的场景。就地保护、种质资源保存和室内繁育等保护工作正在加快推进,我们的种群将会越来越壮大,我们的家园将会越来越安全。未来还有梦,我们可以继续自然生长,尽情绽放,再创属于我们的辉煌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