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公职人员纪律意识,严格区分公务与私人行为界限,杜绝公务差旅中变相旅游等违纪行为,守护风清气正工作环境,结合纪律要求与案例,为我院干部职工梳理差旅“避雷”要点。
一、违规行为速查
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这些行为踩“红线”:
- 借招商、培训、考察之名,行旅游之实;
- 擅自延长出差时间、绕道景区游玩;
- 靠职务便利享景点优惠、公车接送等特殊待遇;
- 接受合作方、下属安排的免费旅游/陪同游玩
二、关键判断标准(费用自理也可能违纪!)
满足任一条件,纪律“红灯”亮起:
1.为旅游调整公务安排,改变原定行程;
2.动用公权力/公物(如公车)、借职务身份谋便利;
3.因私人活动耽误公务、增加成本。
三、纪律底线要坚守
公务差旅必须紧扣工作任务,严禁“公私掺杂”!单位将严格执行:
- 差旅审批、行程报备制,把关公务目的;
- 费用审核制,筛除违规支出;
- 违纪处理制,发现变相旅游依规严肃追责。
全体干部职工需清晰“公”、“私”界限,让公务活动合规高效,共同护好风清气正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