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规划院昆明分院精心筹备的草种标本作品展在院部一楼职工书屋开展,一场沉浸式“识草之旅”由此开启。此次展览汇集60份标本,涵盖白茅、香青等云南常见草种。
草种标本的制作历时2年,目前在院标本200余份,每一份标本都是广大职工的心血结晶:他们跋涉草原样地,在晨露与星光中俯身采集,历经整理、压制、封装等多道工序,将草种的根须蜷曲之态、叶脉舒展之美、花瓣绽放之姿定格于透明展盒。参观者驻足细观,可清晰辨识不同草种的形态差异,仿佛触摸到草原生态的脉络。
展览为期4个月,不仅为草原科研工作者展示了直观的“草种活字典”,也为生态保护从业者开设了一堂生动的自然科普课堂。“这些标本让课本里的植物‘立体’起来了!”一位观展者感叹。通过这场兼具科学性与观赏性的展览,让更多人感受草种多样性的魅力,提升识别能力,为后续科研、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筑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