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活动
滇西北老君山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专题科学考察日志 ——吴芮封
分享
时间:2024-09-19 来源:原创 浏览:1852

       2024年9月8日,我们一行人来到丽江市玉龙县石头白族乡,准备开启这一阶段的老君山科学考察工作。本次科考活动中负责生态系统专题和自然景观专题的两部分工作人员一同行动,旨在实地核实生态系统区划图斑的地类和优势树种的准确性、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及调查自然景观资源分布情况。

 

金丝厂

       金丝厂片区的科考难度最大,我们将这部分任务放到了考察的第一天进行。早晨6:30从石头白族乡出发,车行到海拔3000米的药材厂后开始一天的徒步考察之旅。

 

       沿着溪流上行,尽管细水涓涓、风景如画,但也可发现有一些人为干扰的踪迹。

 

       海拔越来越高,森林类型从针阔混交林逐渐向针叶林发展,高山草甸和高山杜鹃灌木林也渐渐显现。如果是四五月份一定是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我们边爬山边想象着花海的美景,好像疲劳也消减了不少。

       令人惊喜的是,偶遇了疑似滇金丝猴的粪便,说明我们可能踏入了滇金丝猴的分布区域。这里海拔较高,分布有较多冷杉、松萝,是滇金丝猴的适宜家园。

 

       爬到最高海拔4102米时已经下午三四点,该尽快下山了。即使下山的路很难走、坡度很陡、有很多石头,需要小心翼翼地行走,却还得快速赶路,否则天黑后可能有未知的危险。到最后大家都感到非常疲倦,但也只能以信念支撑自己向前走。最后晚上9点才结束了一天的科考工作。

石鼓镇

       石鼓以“V”字形的万里长江第一湾著称于世,是玉龙雪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景点之一,历来是滇藏要道和兵家必争之地,唐代即成为滇藏茶马古道重镇。人文和自然景观遥相呼应,望着长江和江边小镇不禁感慨万分:长江自北方南下至此,调头转而流向东北,从而孕育了中华腹地的多少华夏儿女。

 

       贺龙击石鼓,红旗漫江舞。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红二、红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萧克、关向应、生震等率领下,在此渡江北上抗日。参观红军长征过丽江纪念馆的同时,生态系统专题的项目组员请纪念馆工作人员协助进行“滇西北老君山保护价值评估问卷调查”,从而为老君山的保护价值评估提供基础调研数据。

  

金钱沟

       金钱沟是距离石头白族乡不远的一条山沟,具备开发成为生态旅游徒步线路的潜力,有机会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进沟前经过大片密度较大的云南松林,估计是飞播造林形成的。进到沟里生物多样性明显升高,沿着溪水往里走,参天的大树遮天蔽日。由于湿度条件适宜,出现了种类繁多的大型真菌,黄的紫的红的橙的白的,简直是野生菌的天堂。徒步路线经过一片平地,能看到拔地而起的山峰,其上如怪石嶙峋、寸草不生,和周围郁郁葱葱的景色形成鲜明对比。再往里走过崎岖小路,还能见溪流瀑布倾泻而下,有豁然开朗之感,令人心情愉悦。

然而回程路上却是另一番心情。突降大雨把我们一行人淋成了落汤鸡。所幸下山后雨过天晴,见到了雨后彩虹,也算慰藉。

 

 阿纳果

       阿纳果是正在规划的精品生态旅游徒步线路之一,这次科考也对这条线路进行了考察。尽管出师不利——由于前一天晚上下大雨致使路面湿滑,车轮陷进泥土打滑,大家齐心协力或是找枯草枯枝垫路、或是推车,终于是上得山去。一路上潺潺溪流、绿野仙踪、漫山花海,无一不使我们惊喜。

 

 

       此次科学考察有艰辛有欢乐,最终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在这片生物多样性的宝库中,每一步的探索都让我们对自然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这一次的科考活动不仅增进了我们对老君山生态系统的认识,也让我们意识到保护这片土地的重要性。我们记录下了珍贵的科研数据,也见证了自然界的奇妙和脆弱。这些经历将激励我们继续努力,为保护和研究老君山的生物多样性做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