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活动
以青春接力传承塞罕坝精神
分享
时间:2023-03-07 来源:原创 浏览:2363

从地图上看,距离北京最近的风沙线是浑善达克沙地。在两者之间,河北北部地区如同伞盖,构筑起一道生态屏障,塞罕坝机械林场则像一颗“绿色明珠”镶嵌在伞顶。

今天来到塞罕坝,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林海,然而翻出近60年前的照片,这里却是一片“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塞罕坝经历了怎样的沧桑巨变?这一切都要从1962年说起。1962年2月,为了改变“风沙紧逼北京城”的严峻形势,原林业部在河北承德组建塞罕坝机械林场。1962年9月,369名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创业者,从全国18个省市集结上坝,开启“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拓荒之路。从那以后,“构筑绿色屏障、保卫生态安全”成为塞罕坝人始终牢记的使命。

第一代塞罕坝人初到林场,面对万里风沙蔽日的荒原,用青春与热血在这片荒原书写下动人的传奇故事。“天当床,地当房,草滩窝子做工房。” 这是塞罕坝最初的建设者们生活工作条件的真实写照,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热情。在短短两年时间内,他们便种下6400亩落叶松,然而成活率却不到8%。由于树木存活率太低,刚刚组建的塞罕坝林场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1964年,在老书记王尚海的带领下,林场职工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马蹄坑机械造林大会战,在516亩荒地上种满了自己精心培育的改良后的落叶松幼苗。这一次,苗木成活率在95%以上,他们成功了!然而,考验并没有结束。1977年和1980年,林场接连遭受雨凇灾害和百年不遇的大旱,总共32万亩林木毁于一旦。面对一次又一次的灾难,塞罕坝人没有被困难击垮,他们含着眼泪,清理了死树枯枝,栽上新的树苗从头再来,就这样继续奋斗了58年,终于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奇迹,让塞罕坝重现盎然生机。如今,林场造林面积达到112万亩,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如果把这里的树按1米的株距排开,可以绕地球赤道12圈。

一代又一代的塞罕坝人,把植树造林的接力棒生生不息地传递下去。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在塞罕坝干了13年,在任期间林场完成造林54万亩。在他病逝之后,遵其遗愿,骨灰被撒在了马蹄坑。伴他长眠的那片落叶松林,被称作“尚海纪念林”。 在百万亩人工林海中挺立着9座“望海楼”,望林海、观火情。一副望远镜、一个记录本、一部电话机,每15分钟瞭望报告一次,年复一年。塞罕坝建林场近60年以来,超过20对夫妻值守望海楼,上百万亩的林场从未发生过一起火灾。2005年,河北农业大学林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于世涛,成了第三代塞罕坝人。走过最初的寂寞和迷茫后,他深深的爱上了这片浩瀚的林海,成长为塞罕坝分场场长,与技术人员一起实施了森林防火关键技术研究等六大林业尖端课题。他说:“我的专业在这里,离开这,就像树没有了根。”

三代塞罕坝人用青春、汗水甚至生命,在“美丽高岭”上筑起了一座不朽的绿色丰碑。有人说,今天的塞罕坝,视觉上是绿色的,精神上是红色的。无论是默默坚守、无私奉献的驻守望海楼的护林员,还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年接着一年干的造林人,塞罕坝人种下的不仅仅是一颗颗树,更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造就的不仅仅是一座“美丽高岭”,更是一座受人景仰的“精神高地”。

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55年来,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作为林业调查工作者,我们要传承弘扬塞罕坝精神,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要传承“牢记使命”精神。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让人民生活在空气清新、鸟语花香的自然环境中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我们要传承“艰苦创业”精神。我们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主动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不畏艰险、不怕失败,面对困难时要迎难而上,在挫折和挑战中不断磨练意志、增强本领。我们要传承“绿色发展”理念。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我们要以行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绿色发展,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今天,塞罕坝精神已经成为一面旗帜,指引着我们砥砺前行,奋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两王国一花园”建设得更加和谐美丽,为全世界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以优异的工作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赵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