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目录
- 林业调查规划
- 2024年 第49卷 第6期
- 出刊日期:2024-11-20
《林业调查规划》是由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林业科技类专业学术期刊,被多家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林业核心期刊,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云南省优秀期刊,“西牛计划”之优秀中文科技期刊。本刊报道林草行业相关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设置有森林经理(含资源监测、管理等)、森林培育、生态保护修复、林草碳汇、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含森林、草原、湿地、景观)、动植物(含古树名木)、森林土壤、林草灾害(含林火、病虫害、外来物种)、林草产业、智慧林草(信息化)、生态旅游与森林康养、园林绿化等栏目。
更多+
- 滇西北高山松根径立木材积表编制
- 解开宏,宋永俊,牛红玉,冷鸿天
- 2024 Vol.49(6):1-5[摘要](119)[PDF](111)
- 全站仪拟合圆测立木直径方法研究
- 曲宏辉,于见丽,王正茂
- 2024 Vol.49(6):6-9[摘要](103)[PDF](100)
- 激素和层积处理对中泰南五味子种子萌发的影响
- 陈 伟,陈绍安,李 江,刘际梅
- 2024 Vol.49(6):10-14[摘要](112)[PDF](104)
- 大关县筇竹生长立地质量评价
- 毛闻君,赵金发,王 丽,董文渊
- 2024 Vol.49(6):15-20[摘要](112)[PDF](109)
- 桂林市訾洲公园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 谭凯文,李 林,和太平
- 2024 Vol.49(6):21-27[摘要](96)[PDF](102)
- 榆林市毛乌素沙地植物资源变化分析
- 苏加鹏,白 艳,张淑贞,张 艳,白志宏,王 革
- 2024 Vol.49(6):28-33[摘要](107)[PDF](99)
- 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格局的地形梯度效应
- 张永健,酒江涛,巴音达拉
- 2024 Vol.49(6):34-42[摘要](94)[PDF](113)
- 云南省野生动物肇事补偿现状及对策研究
- 付 鑫,张敏纯,郑静楠,付建生
- 2024 Vol.49(6):43-49[摘要](131)[PDF](109)
- 基于遥感资料的莲花山矿区生态修复效果评估
- 刘子菁,冯 芳,杜 赛,吴永琪,石艳军,陈彦伟
- 2024 Vol.49(6):50-55[摘要](104)[PDF](112)
- 青海省固碳释氧量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赖 锋,蔡延玲,郑 敏,李 征
- 2024 Vol.49(6):56-63[摘要](101)[PDF](98)
- 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特征 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章 蜜,罗 伟,孔凡前
- 2024 Vol.49(6):64-67,170[摘要](98)[PDF](98)
- 基于AHP 法与SBE 法的郑州北龙湖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评价
- 刘樱园,李 帅,吴 铮,王鹏飞
- 2024 Vol.49(6):68-75[摘要](112)[PDF](104)
- 伊洛河流域传统村落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研究
- 胡晓淼,冯 艳,张玲玲,穆战强,孔德政
- 2024 Vol.49(6):76-84[摘要](109)[PDF](103)
- 基于MaxEnt 模型的水青树在云南省潜在适生区分析
- 蒋云芳,徐佳月,宋昊洋,厉小明,那倩雯,肖盈燕,张 静,姜健发
- 2024 Vol.49(6):85-92[摘要](97)[PDF](105)
- 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探究 ——以克拉玛依市芳草家园社区小微绿地提升为例
- 阮德胤,朱 军,普丽群
- 2024 Vol.49(6):93-100[摘要](97)[PDF](102)
- 文脉传承视角下无锡运河文化景观优化设计策略和路径研究
- 杨 山
- 2024 Vol.49(6):101-109[摘要](105)[PDF](103)
- 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表达探索 ——以克拉玛依市经三路绿廊为例
- 刘 燕,朱 军,普丽群
- 2024 Vol.49(6):110-115[摘要](93)[PDF](110)
- 云南省珍稀濒危兰科植物资源初步研究
- 吴富勤,郑静楠,王 勇,郑进烜,杨 华,刘静溪,何 浩
- 2024 Vol.49(6):116-120[摘要](101)[PDF](101)
- 广东省古樟树空间分布及生长状况研究
- 陈 盼,郭盛才,陈秋菊,谭志权,邓冬旺
- 2024 Vol.49(6):121-124[摘要](106)[PDF](95)
- 濒危植物银杉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 冯育才,李乔明,韩继怀,勾 伟
- 2024 Vol.49(6):125-131[摘要](138)[PDF](103)
- 基于遗传多样性匮乏的绿孔雀人工孵化策略
- 刘 波,涂文姬,陆 琳,王怡敏
- 2024 Vol.49(6):132-135,209[摘要](118)[PDF](95)
- 西双版纳印支灰叶猴种群初步调查
- 张忠员,宋志勇,闵绪鹏,肖 宇,杨正斌,万正林
- 2024 Vol.49(6):136-139[摘要](106)[PDF](108)
- 北京小西山刺蛾科昆虫多样性和发生动态分析
- 王 梦,胡雅君,姜博鑫,刘 畅,陈 倩,何宝华
- 2024 Vol.49(6):140-145[摘要](103)[PDF](94)
- 苏木山不同林分密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水分物理特征
- 于楠楠,王志波,白高娃,张海东,刘瑞龙,尚天歌,刘秀莲
- 2024 Vol.49(6):146-151[摘要](102)[PDF](96)
- 滇中地区13 种常见蕨类植物燃烧性研究
- 孙伟韬1,李世友2,朱天明3,金毅力3,张 阳1,李国辉1,李世友,朱天明,金毅力,张 阳,李国辉
- 2024 Vol.49(6):152-157[摘要](104)[PDF](104)
- 地盘松林燃烧性研究进展
- 李佳琳,邢付吉,王秋华,马 诚,洪瑞成,王 劲,龙腾腾
- 2024 Vol.49(6):158-163[摘要](113)[PDF](99)
- 青田县森林火灾应急资源现状及调配优化研究
- 程爱林,黄天来,童红卫,张峰玲,李 勇,项小军,陈 哲,叶婷婷
- 2024 Vol.49(6):164-170[摘要](109)[PDF](99)
- 基于ArcGIS 的望谟河流域地质灾害与微观地形因子分析
- 高 蜻
- 2024 Vol.49(6):171-174[摘要](99)[PDF](102)
- 城市专类公园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以厦门园林植物园为例
- 陈劲汉,张伟民,王艳鸽,纪维钧,柯 山,潘 辉
- 2024 Vol.49(6):175-180[摘要](105)[PDF](102)
- 社区公园对郑州市老年人健康行为活动的影响研究
- 郑皓允,高振丽,吴 铮,唐洁芳
- 2024 Vol.49(6):181-187[摘要](102)[PDF](102)
- 基于文本情感分析的山地城市公园感知质量评价 ——以重庆市渝中区为例
- 杨丽娟,陈怡婧,吴秋宏
- 2024 Vol.49(6):188-195[摘要](102)[PDF](105)
- 郑州市城市公园儿童活动空间安全性分析
- 王丽丽,宣浩楠,王鹏飞
- 2024 Vol.49(6):196-204[摘要](103)[PDF](101)
- 云南省国有林场管护用房建设现状分析与策略
- 陈星志,郑静楠,陈春祥,王 纬
- 2024 Vol.49(6):205-209[摘要](98)[PDF](108)
- 上海市开放休闲林地建设现状与建设需求调研分析
- 汪晓沙
- 2024 Vol.49(6):210-216[摘要](92)[PDF](106)
- 生态护林员政策在云南省脱贫攻坚战中的实践
- 陈春祥,王 纬,韩文洪
- 2024 Vol.49(6):217-222[摘要](108)[PDF](101)
- 《林业调查规划》2014—2023 年高被引文献特征分析
- 刘允杰,许易琦
- 2024 Vol.49(6):223-230[摘要](93)[PDF](103)
- 滇西北高山松根径立木材积表编制
- 解开宏,宋永俊,牛红玉,冷鸿天
- 为满足林政管理及理论研究需要,利用滇西北地区647株高山松编表样木数据,选用8种一元 材积回归方程,拟合各模型参数,建立了高山松材积与根径回归模型,并用检验样本215株进行了适用性 检验。结果表明,滇西北地区高山松材积与根径最佳模型为V= 7.730 919 × (1 - e-0.020 279×DR)3.753 409,相 关系数(R2)为0.91,总相对误差(RS)为-0.20%,符合森林资源调查精度要求。在此基础上,编制 了滇西北地区高山松根径立木材积表。
- 2024  Vol.  49(6):    1-5
    [摘要](119)     [PDF](111) - 全站仪拟合圆测立木直径方法研究
- 曲宏辉,于见丽,王正茂
- 针对全站仪基于视距、天顶距和切线夹角三角函数关系测算立木直径的研究中,因视线遮挡 需频繁移动测站从而造成误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全站仪拟合圆获取立木直径的方法。利用全站仪打点测量的灵活性克服传统方法的视线遮挡难题,利用最小二乘法基于全站仪获取的观测点,拟合二维平面圆形,进而获取立木直径。基于实地采样开展的不同树种多株树木不同点数的多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达到调查精度要求。
- 2024  Vol.  49(6):    6-9
    [摘要](103)     [PDF](100) - 激素和层积处理对中泰南五味子种子萌发的影响
- 陈 伟,陈绍安,李 江,刘际梅
- 以野生中泰南五味子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层积处理和激素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泰南五味子种子萌发缓慢,干种子吸胀后在25℃条件下需40 d 才开始萌发,60 d 的萌发率仅为26. 7%,干种子萌发率和萌发指数显著高于新鲜种子;GA3、IAA、6-BA、NAA 等4 种外源激素在 试验浓度范围内对中泰南五味子种子萌发无促进作用;3 种层积处理均能大幅缩短种子萌发时间,其萌发率和萌发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解除休眠的效果依次表现为变温层积2(4℃保持30 d、15℃保持30 d、4℃保持30 d) >低温层积(4℃保持90 d)>变温层积1(15℃保持30 d、4℃保持60 d)。层积处理是解除中泰南五味子种子休眠的有效方法。
- 2024  Vol.  49(6):    10-14
    [摘要](112)     [PDF](104) - 大关县筇竹生长立地质量评价
- 毛闻君,赵金发,王 丽,董文渊
- 采用数量化理论方法,运用数理统计软件计算影响筇竹生长的立地因子的贡献值及筇竹高度 预测值,以示性函数将各环境因素数量化,将影响筇竹生长的立地因子划分为7个项目24个类目,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多元回归方程,计算出各类目相应的数值,进行立地质量等级评价。结果表 明,筇竹高度预测值分别为:6.07~5.00、5.00~3.93、3.93~2.87、2.87~1.80、<1.80 m;在随机抽取的30块样地中11 块立地质量等级为“优”,11块为“良”,8块为“合格”,占筇竹样地总数的93.33%,合格率较高,区域生境是筇竹的适生区域。筇竹生长地立地质量得分表经复相关系数F检验及适合显著性检验均达到了精度要求,适用于筇竹林分立地质量评价。
- 2024  Vol.  49(6):    15-20
    [摘要](112)     [PDF](109) - 桂林市訾洲公园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 谭凯文,李 林,和太平
- 为了解桂林市訾州公园植物资源及景观现状,通过实地调查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该公园 植物组成、优势科、生活型、观赏特性、物种来源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园内共有维管束植物167种,隶属于74科145属,其中以豆科和禾本科为优势科;植物生活型齐全,乔木和草本占主体且常 绿植物数量较多;观赏植物以观花植物为主,占植物总种数的57.5%;乡土植物97种,外来植物70种,占比分别为58.08%、41.92%;园内还有中国特有植物5种,濒危植物9种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7 种。訾洲公园植物景观与其他构景要素较协调,地域特色鲜明,但仍需丰富藤本植物应用形式、增加观赏植物种类、加强宣传科普教育和采取合理的养护管理办法。以期为訾洲公园及桂林城市公园景观营建和升级改造提供参考。
- 2024  Vol.  49(6):    21-27
    [摘要](96)     [PDF](102) - 榆林市毛乌素沙地植物资源变化分析
- 苏加鹏,白 艳,张淑贞,张 艳,白志宏,王 革
- 对榆林市毛乌素沙地植物资源历史状况和现状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随 着气候状况变化和国家退耕还林(草)等生态工程的实施,榆林市毛乌素沙地植物资源种类数量显著增加,植物种类数量由有记录的72科213属379种增加到102科456属884种,增加了30科260属505种,其中野生植物资源增加了18科115属250种,生态环境改善明显,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增多,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栽培植物资源种类大幅增加,人居环境条件大幅提升,中生植物自然分布区扩展,生态环境和气候状况逆转趋势明显。
- 2024  Vol.  49(6):    28-33
    [摘要](107)     [PDF](99) - 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格局的地形梯度效应
- 张永健,酒江涛,巴音达拉
- 为了揭示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格局随地形梯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及规律,为干旱区城市化过程 中景观格局空间优化布局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利用2000、2010和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采用地形位指数、分布指数、地学信息图谱和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分析了景观图谱在地形梯度下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土地利用格局的地形梯度效应及其成因。结果表明,2000—2020 年,研究区的主要景观类型为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建设用地急剧扩张,耕地、林地、草地和水域资源不断缩减,其中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534.12 km2,年均增长率为7.28%;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分布指数随地形位梯度的增加而减小;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谱以稳定型为主,占比约为67.28%,耕地向建设用地转换、林地向草地转换、水域向未利用土地转换为主要土地变换特征;研究区景观异质性整体上升,景观破碎化程度随地形位梯度的上升而下降,但在局部高等级地形位梯度上的景观异质性较高。
- 2024  Vol.  49(6):    34-42
    [摘要](94)     [PDF](113) - 云南省野生动物肇事补偿现状及对策研究
- 付 鑫,张敏纯,郑静楠,付建生
- 云南省野生动物肇事频发,收集2014—2020年云南省野生动物公众责任险理赔等数据,结合州(市)肇事野生动物物种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比较分析陕西、贵州、甘肃、吉林等省关于补偿范围、补偿标准、财政负担等野生动物肇事补偿办法的规定。现阶段云南补偿工作仍存在着补偿范围有 限、标准不一、程序复杂、经费不足等问题,结合现有国家补偿政策建议从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普法宣传、加强多学科研究、拓宽经费来源、简化申请流程等方面进行提升。
- 2024  Vol.  49(6):    43-49
    [摘要](131)     [PDF](109) - 基于遥感资料的莲花山矿区生态修复效果评估
- 刘子菁,冯 芳,杜 赛,吴永琪,石艳军,陈彦伟
- 植被覆盖度和植被净第一生产力是评价矿区开采后生态修复效果的重要指标。使用高分一 号2014—2023 年的遥感影像,以汕头市澄海区莲花山钨矿矿区为研究对象,对矿区内的植被覆盖度 进行长时间序列分析,并通过使用气温、降水、太阳辐射通量等气象因子计算矿区内的植被净第一生产力。结果明,2014—2023 年,矿区内的FVC 呈现波动上升态势,除了2015年、2018 年和2021年有所下降以外,平均FVC由2014年的0.26上升到2023年的0.34。矿区内的NPP 由2017年的385.01 gC/ (m2·a)增加到2023年的557.73 gC/(m2·a)。NPP 除了和植被覆盖度FVC 相关,还和气温、降水、太阳入射辐射量等气象因子有关。综合来看,自2014 年以来,矿区植被恢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2024  Vol.  49(6):    50-55
    [摘要](104)     [PDF](112) - 青海省固碳释氧量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赖 锋,蔡延玲,郑 敏,李 征
- 针对青海省特殊而重要的生态地位,以2001—2020年NPP 数据为基础,结合气象、土地利用等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计算分析青海省固碳释氧量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青海省固碳释氧量呈由北到南、由西到东增加的趋势;20年间青海省固碳释氧量呈 弹性增长趋势,年均增长量为0.005 kg/m2,58.04%的区域固碳释氧量变化率为0~2%。研究表明,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对固碳释氧量的增长起到重要推动作用;青海省固碳释氧量与年均温和年降水量均呈正相关,东部及北部固碳释氧量的主要影响因子为降水,西部及南部主要影响因子为温度。
- 2024  Vol.  49(6):    56-63
    [摘要](101)     [PDF](98) - 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特征 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章 蜜,罗 伟,孔凡前
- 基于景观格局指数定量分析方法和GIS 空间分析方法,探究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保护区农村居民点所占比重较小,呈功能区分区差异,其中核心区和缓冲区农村居民点规模小、形态规则、分布密集,实验区农村居民点规模大、形态复杂、分布稀疏;保护区农村居民点主要分布于海拔300 m以下,坡度25°以下,距河流、道路200 m以内区域;保护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与经济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生产方式、支柱产业等对农村居民点布局有较大影响。
- 2024  Vol.  49(6):    64-67,170
    [摘要](98)     [PDF](98) - 基于AHP 法与SBE 法的郑州北龙湖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评价
- 刘樱园,李 帅,吴 铮,王鹏飞
- 以郑州市北龙湖湿地公园为调研对象,选取30 个植物景观样地,综合运用AHP 法和SBE 法 对调查样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准则层权重生态效益B1(0.588 9)>景观美学B2(0.251 9) >游憩服务B3(0.159 3);植物景观质量综合评价结果,Ⅰ级植物景观样地有9 个,占样地总数的30%,Ⅱ 级植物景观样地有15 个,占比50%,Ⅲ级植物景观样地有6 个,占比20%;SBE 评价法的高分植物 景观与景观美学程度呈正相关;利用Kendall′s W 协和系数对AHP 法和SBE 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一 致性检验,渐进显著性为0.008<0.05,两种评价方法具有高度一致性。提出增加彩叶植物协调植 物景观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改善水生植物群落结构的稳定性等优化湿地公园景观空间建议。
- 2024  Vol.  49(6):    68-75
    [摘要](112)     [PDF](104) - 伊洛河流域传统村落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研究
- 胡晓淼,冯 艳,张玲玲,穆战强,孔德政
- 以伊洛河流域有年代记载的95个传统村落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文献梳理和考证的基础上,结合GIS空间分析、实地调研和制图等方法,对不同时期传统村落空间分布聚集程度进行可视化展现,定性、定量地分析该流域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伊洛河流域传统村落总体呈聚集型特征,核密度高值区位于伊洛河上游山地,空间分布不均衡,各时期村落重心点分布方向呈现“西(略偏南)—东(略偏北)”的特征。在时空演变上,伊洛河流域传统村落发展呈U字型,经历了先秦肇始,秦汉—隋唐收缩,宋元拓展,明清饱和4个阶段。村落选址经历了上游—下游—上游的变迁过程,且均为聚集型分布,体现了不同时期人类聚落选址与水关系的变化,以及土地由易到难的开发过程。在影响因素上,其时空格局演变是地形地貌、社会文化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 2024  Vol.  49(6):    76-84
    [摘要](109)     [PDF](103) - 基于MaxEnt 模型的水青树在云南省潜在适生区分析
- 蒋云芳,徐佳月,宋昊洋,厉小明,那倩雯,肖盈燕,张 静,姜健发
- 依据水青树在云南省的地理分布数据,利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和ENMTools工具筛选出24个气候变量。结合土壤、地形及土地覆盖共37个环境因子,利用MaxEnt模型对水青树潜在适生区进 行模拟,用GIS 软件对模拟结果采用自然断点分级法进行适生区区划。结果表明,水青树的低、中、高适宜区面积分别为73 545、16 725、7 788 km2依据水青树在云南省的地理分布数据,利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和ENMTools 工具筛选出24个气候变量。结合土壤、地形及土地覆盖共37 个环境因子,利用MaxEnt 模型对水青树潜在适生区进行模拟,用GIS软件对模拟结果采用自然断点分级法进行适生区区划。结果表明,水青树的低、中、高适宜区面积分别为73 545、16 725、7 788 km2,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8.66%、4.24%、1.98%。中、高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云南西部、东南部和东北部,干季、最冷季有一定的降水,湿季降水量适中,有适量太阳辐射,平均温差6~10℃,年温差17~19℃或25~29℃,等温线在28~45,土壤为棕色针叶林土、棕壤、暗棕壤、燥红土、新积土,pH3.6~6.5,土壤质地为壤土,地类为有林地、河渠、城镇用地区域。,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8.66%、4.24%、1.98%。中、高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云南西部、东南部和东北部,干季、最冷季有一定的降水,湿季降水量适中,有适量太阳辐射,平均温差6~10℃,年温差17~19℃或25~29℃,等温线在28~45,土壤为棕色针叶林土、棕 壤、暗棕壤、燥红土、新积土,pH3.6~6.5,土壤质地为壤土,地类为有林地、河渠、城镇用地区域。
- 2024  Vol.  49(6):    85-92
    [摘要](97)     [PDF](105) - 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探究 ——以克拉玛依市芳草家园社区小微绿地提升为例
- 阮德胤,朱 军,普丽群
- 与传统的公园绿地相比,小微绿地的建造手段更加方便灵活,可以利用城市剩余空间进行改 造,节约建设成本。以克拉玛依市芳草家园社区小微绿地建设项目为例,对其小微绿地的场地特征和居民的实际生活需求进行分析,提出合理规划空间布局,通过趣味性设计创造空间氛围感,体现设计内涵,组织设计工作坊,鼓励公众参与设计,建立管理维护机制等小微绿地景观微更新策略。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芳草家园社区小微绿地建设现状,从空间结构、景观氛围、设计主题、公众参与、管护模式等方面总结其景观设计方法。
- 2024  Vol.  49(6):    93-100
    [摘要](97)     [PDF](102) - 文脉传承视角下无锡运河文化景观优化设计策略和路径研究
- 杨 山
- 围绕“立足一个视角,坚持5项原则,贯穿5条主线,提供两个策略,实施5 条路径”的总体思路,开展无锡运河文化景观的优化设计研究。提出文脉传承视角下无锡运河文化景观优化设计原则,即尊崇真实性、维护整体性、保持地域性、构建智慧性与融合多元性;优化设计定位,包括历史文化之线、工商文化之线、农业文化之线、革命文化之线和数字文化线;“ 二优五径” 设计策略和路径,“二优”即线性设计和区域设计的优化,“ 五径” 即文态活化设计、业态植入设计、农业观光设计、红色主题设计与智慧交互设计,以期对大运河文化带无锡段甚至其他段的景观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 2024  Vol.  49(6):    101-109
    [摘要](105)     [PDF](103) - 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表达探索 ——以克拉玛依市经三路绿廊为例
- 刘 燕,朱 军,普丽群
- 以地域文化为视角,以城市绿廊为研究对象,对克拉玛依市绿廊景观地域文化表达进行探索,探究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表达的基本要素,提出了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表达手法,并以克拉玛依市经三路绿廊景观设计为例,将“地域文化” 表达在具体设计实践中,以此揭示地域文化对于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性,有助于展示城市特色,为以后的景观“地域文化”传承表达提供思路。
- 2024  Vol.  49(6):    110-115
    [摘要](93)     [PDF](110) - 云南省珍稀濒危兰科植物资源初步研究
- 吴富勤,郑静楠,王 勇,郑进烜,杨 华,刘静溪,何 浩
- 基于云南省野生兰科植物资源野外调查成果和查阅文献资料,对其保护级别、濒危等级和特 有性等进行统计分析,构建了云南省兰科植物珍稀濒危和特有植物名录。结果表明:云南省分布有153属917种兰科植物,纳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版)》的有179 种,纳入《中国生物 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的有499 种,纳入《云南省生物物种红色名录(2017版)》的有509种,纳入《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名录(2021版)》的有11 种,中国特有种90 种,云南特有种52 种。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兰科植物多样性的基础研究、加强科普宣教工作、建立完善的保护地体系、启动兰科植物专项保护等建议。
- 2024  Vol.  49(6):    116-120
    [摘要](101)     [PDF](101) - 广东省古樟树空间分布及生长状况研究
- 陈 盼,郭盛才,陈秋菊,谭志权,邓冬旺
- 在广东省古树名木普查的基础上,对广东省古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的空间分布及生长 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现存古樟树5 816 株,树龄主要以100~299 a为主;古樟树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粤北地区分布数量最多,其次为珠三角地区、粤西地区及粤东地区;古樟树群是古樟树留存至今的重要载体,群内留存古樟树1 241 株,占古樟树总数的21.34%;广东省古樟树生长势与生长环境整体状况较好,但仅有36.24%的古樟树采取了保护与复壮措施,针对存在的人为蓄意破坏、保护经费不足、乡村开发与古树保护相矛盾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实现古树与城乡发展和谐共存。
- 2024  Vol.  49(6):    121-124
    [摘要](106)     [PDF](95) - 濒危植物银杉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 冯育才,李乔明,韩继怀,勾 伟
- 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是我国特有孑遗植物,自1961年我国开展银杉保护工作以来,以银杉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区共有9 个,主要位于大娄山山脉、罗霄山脉和越城岭山脉和大瑶山山 脉,其中大娄山脉是银杉种群的主要分布区。研究发现,目前天然银杉植株数量仅有2 895 株,银杉天然种群受到遗传多态性低、种群分布岛屿化、雌雄球花异熟、种子发育周期长、幼苗生长慢、林下枯枝落叶厚等因素影响,资源出现衰退迹象。通过阐述银杉自然保护区发展历程,研究天然银杉种群的生存和保护现状,分析引起银杉种群变化主要原因及未来银杉保护的发展趋势,提出适度采取人工抚育措施,促进银杉幼苗、幼树生长,建立银杉种群动态监测机制,及时掌握天然银杉种群更新状况,摸清天然银杉资源现状,实施以银杉为主的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等措施。
- 2024  Vol.  49(6):    125-131
    [摘要](138)     [PDF](103) - 基于遗传多样性匮乏的绿孔雀人工孵化策略
- 刘 波,涂文姬,陆 琳,王怡敏
- 随着栖息地的急剧退缩,绿孔雀野生种群数量锐减,预期仍呈负面趋势。开展圈养繁殖,建立人工种群用于再引入(或放归) 作为绿孔雀就地保护的补充措施逐渐得到认同。利用机器进行人工孵化是建立绿孔雀人工种群的重要途径。由于遗传多样性匮乏,影响了繁殖适合度,绿孔雀繁殖 力及卵孵化力弱,出雏率低。基于这一现实,为快速建立并扩大人工种群,重点探索绿孔雀人工孵化策略,包括及时收集和处理卵,及时入孵,充分翻卵等,在充分利用当前珍贵的种质资源探索最佳 孵化温湿度的同时,尽量避免人工孵化过程中的不当操作造成的额外损失,提高出雏率。
- 2024  Vol.  49(6):    132-135,209
    [摘要](118)     [PDF](95) - 西双版纳印支灰叶猴种群初步调查
- 张忠员,宋志勇,闵绪鹏,肖 宇,杨正斌,万正林
- 为摸清印支灰叶猴在西双版纳的数量及分布情况,采取半结构访谈法对西双版纳州境内分布 的印支灰叶猴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印支灰叶猴分布海拔主要为500~1 000 m,所涉及的植被类型有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暖性针叶林;印支灰叶猴种群数量约182~213 只。为保护好该物种,针对现有分布区域提出开展物种栖息地保护、加强基础研究与科普宣教等保护建议。
- 2024  Vol.  49(6):    136-139
    [摘要](106)     [PDF](108) - 北京小西山刺蛾科昆虫多样性和发生动态分析
- 王 梦,胡雅君,姜博鑫,刘 畅,陈 倩,何宝华
- 为了解北京小西山地区刺蛾科(Limacodidae) 昆虫发生动态,分析小西山地区生物多样性情况。在小西山地区设置5个虫情监测点,收集整理了2022 年全年监测数据。累计监测到刺蛾科昆虫216 只,隶属于9 属11 种,其中以梨娜刺蛾发生最多,其次为纵带球须刺蛾和桑褐刺蛾。对小西山地区刺蛾科昆虫进行发生动态分析发现,刺蛾科成虫发生期为6—9 月,集中在7 月。通过对不同监测点进行物种的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Pielou 均匀度指数、Margalef 丰富度指数计算及 相关性分析,发现5 个监测点间物种多样性存在差异,其中西山国家森林公园范围内监测得到的刺蛾科昆虫物种数量和丰富度最高,但均匀度指数较低,一定程度上表明周边环境类型与昆虫多样性息息相关。自动虫情测报灯可在一定程度上监测昆虫多样性,控制林木害虫基数,同时还需结合其他多样化监测方法和手段,进一步完善区域内昆虫多样性数据,监测预报重大林木害虫的发生,保护小西山地区森林资源。
- 2024  Vol.  49(6):    140-145
    [摘要](103)     [PDF](94) - 苏木山不同林分密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水分物理特征
- 于楠楠,王志波,白高娃,张海东,刘瑞龙,尚天歌,刘秀莲
- 为研究苏木山不同林分密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水分的物理特征,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合 理经营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选择该林区5 个密度林分,对不同林分密度、不同土层间的土壤物理特性进行综合比较,利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和加权求和模型进行综合评 价。结果表明,过低或过高的林分密度均会显著增加土壤容重,降低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最大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不同林分密度土壤水分物理特性指标除非毛管孔隙度外均在土壤表层呈现显著变化;林分密度为1 300 株/hm2时综合评价值最高,因此针对该林区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将林分密度控制在1 300~1 800 株/hm2,将更有利于维持整个林地系统土壤水分物理特性的长期稳定性,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维持长期生产力创造良好条件,获得更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 2024  Vol.  49(6):    146-151
    [摘要](102)     [PDF](96) - 滇中地区13 种常见蕨类植物燃烧性研究
- 孙伟韬1,李世友2,朱天明3,金毅力3,张 阳1,李国辉1,李世友,朱天明,金毅力,张 阳,李国辉
- 为探究滇中地区蕨类植物的燃烧性,以滇中地区13 种常见蕨类植物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灰分含量、热值以及粗脂肪含量3 项理化性质。根据其理化性质计算其燃烧性综合指数,进而评价其燃烧性并进行分类。结果表明,13 种蕨类的灰分含量、热值以及粗脂肪含量范围分别在4. 20%~8.86%、17 635~22 170 J/g 和4.20%~8.96%范围,平均值分别为7.10%、20 332.77 J/g以及6.66%;燃 烧性最好的一类为金粉蕨和肾蕨,燃烧性中等的10 种蕨类植物从强到弱顺序为凤尾蕨、云南耳蕨、基生鳞毛蕨、狗背蕨、鲜蕨、毛轴蕨、毛蕨、疏羽蹄盖蕨、芒萁、粗齿鳞毛蕨,近鳞轴小膜盖蕨燃烧性较差。
- 2024  Vol.  49(6):    152-157
    [摘要](104)     [PDF](104) - 地盘松林燃烧性研究进展
- 李佳琳,邢付吉,王秋华,马 诚,洪瑞成,王 劲,龙腾腾
- 地盘松是云南松的变种,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生长于土壤贫瘠的干旱坡地上,有较高生态保护、松花粉采集等经济价值。地盘松林特殊的物种特征、生长环境和可燃物特性导致火灾易发生,在实际火灾中很难掌握其燃烧特征及动态,安全扑救面临危险和挑战。近20 年来已有多起典 型火灾发生,造成一定影响。总结分析了地盘松林燃烧性相关研究文献,归纳了地盘松林可燃物燃烧性指标和特征、可燃物燃烧性的评价方法,提出了地盘松林将来的研究方向和火管理措施等。研究结果有利于更好的管理地盘松林,有利于积极预防,发挥地盘松林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 2024  Vol.  49(6):    158-163
    [摘要](113)     [PDF](99) - 青田县森林火灾应急资源现状及调配优化研究
- 程爱林,黄天来,童红卫,张峰玲,李 勇,项小军,陈 哲,叶婷婷
- 分析青田县森林火灾应急资源配置现状及其空间分布,利用青田县林业局提供的森林火灾历 史数据和应急资源配置数据,通过ArcGIS软件对资源空间分布进行叠加分析。优化模型基于单一出救点与着火点系统,假设救援车辆数量充足,灭火组合独立运输,车辆平均速度恒定,火场总面积变化率可控,以时间最少和费用最小为目标,确定最佳扑救组合和人员配置。结果显示,青田县共有森林消防队伍44 支,总计1 327 名队员,配备多种防火专用车辆和通信设备。实例分析表明,2022年塘古村火灾中,优化模型推荐的扑救组合使灭火人数增加29%,时间缩短16%;2023年雅 岙村火灾中,灭火人数增加30%,时间缩短17%。通过优化应急资源配置和扑救方案,显著提高了扑救效率,减少了火灾损失。提出完善森林防火预警体系,强化林区管理与应急资源配备,优化森林植被结构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议,提升整体防火能力和应急响应效果。
- 2024  Vol.  49(6):    164-170
    [摘要](109)     [PDF](99) - 基于ArcGIS 的望谟河流域地质灾害与微观地形因子分析
- 高 蜻
- 地质灾害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坡度、坡向、平面曲率、剖面曲率等微观地形因子对于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有着重要的影响。以ArcGIS为工作平台,提取望谟河流域DEM 中微观地形因子信息,对流域内地质灾害发生点与各微观地形因子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发生在坡度为15°~45°区域,在坡度较小或较大地区有少量灾害发生;地质灾害在阴坡的发生规模大于阳坡;在平面曲率和剖面曲率均为0°~1°区间地质灾害发生规模大,数量多。基于ArcGIS的灾害预测将在灾害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 2024  Vol.  49(6):    171-174
    [摘要](99)     [PDF](102) - 城市专类公园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以厦门园林植物园为例
- 陈劲汉,张伟民,王艳鸽,纪维钧,柯 山,潘 辉
- 旅游者分享到网络上的景点评价蕴含了对目的地形象的关键信息。为探究旅游者对城市专 类公园城市旅游形象的感知,以厦门园林植物园为研究对象,从不同旅游点评平台提取对“厦门园林植物园”的评价信息,精选高频词汇,构建语义网络。以语义转化和分值量表为基础,编制旅游体验要素结构表,同时借助SPSS 26.0 软件对构建的IPA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旅游体验要素的重要度I值偏低,但表现性指标P值较高,说明旅游者旅游体验良好,对该园区的体验质量给予了较高评价,但仍存在不足,提出旅游者感官体验,改善服务措施,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保持特色优势,丰富体验活动等针对性建议。
- 2024  Vol.  49(6):    175-180
    [摘要](105)     [PDF](102) - 社区公园对郑州市老年人健康行为活动的影响研究
- 郑皓允,高振丽,吴 铮,唐洁芳
- 基于公园环境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社会健康行为活动的影响,提出活动空间的协同性、可达性、安全性、舒适性和景观性5 个社区公园环境特征。选取郑州市具有代表性的3 个社区公园,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量化统计方法,分析检验涵盖5 个环境特征的19 类环境因子 对3 种不同健康行为活动中9 类活动形式的空间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活动空间景观性对心理健康行为的影响最为显著;活动空间安全性对身体健康行为的影响最为显著;活动空间舒适性对社会健康行为活动的影响最为显著。通过量化统计分析影响社区公园老年人户外健康行为活动的空间 环境特征,为社区公园绿地空间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 2024  Vol.  49(6):    181-187
    [摘要](102)     [PDF](102) - 基于文本情感分析的山地城市公园感知质量评价 ——以重庆市渝中区为例
- 杨丽娟,陈怡婧,吴秋宏
- 以重庆市渝中区12 个城市公园为例,通过自然语言处理、皮尔逊相关系数、IPA分析等方法 提取影响使用者正、负情感倾向的公园质量要素。研究结果表明,公园质量要素中景观和环境要素最易被感知,游憩服务设施是影响公园正面感知的关键因素,植被覆盖率与情感倾向呈负相关,公园植被覆盖率过度会引发使用者的消极情绪。基于IPA的感官感知特征分析表明,视觉体验是公园感知中最重要的感官要素,由蚊虫叮咬产生的不适是消极感知的主要来源。
- 2024  Vol.  49(6):    188-195
    [摘要](102)     [PDF](105) - 郑州市城市公园儿童活动空间安全性分析
- 王丽丽,宣浩楠,王鹏飞
- 以河南省郑州市紫荆山、碧沙岗和人民公园儿童活动空间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 地调研法,调研各年龄段儿童日常户外行为特征、需求、意外受伤害类型等。从景观环境、场地空间、服务设施管理安全3 个层面采集3 个公园的建成环境各要素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公园环境现存的安全问题。将儿童户外活动安全性实际需求与建成环境相结合,从公园活动空间类型,即活动广场空间、自然景观空间、游乐设施空间、可操作性空间4方面对城市公园儿童活动空间安全性进行总结与评价。提出建设适宜性高的步道环境,优化公园组织布局,丰富儿童活动设施等建议。
- 2024  Vol.  49(6):    196-204
    [摘要](103)     [PDF](101) - 云南省国有林场管护用房建设现状分析与策略
- 陈星志,郑静楠,陈春祥,王 纬
- 云南省现有经国家林草局备案的国有林场142 个,管护用房1 166 个,驻站人数5 694 人,共管护森林面积2 770.58 m2,平均每个管护用房管护面积2.38 万hm2,人均管护面积4 866 hm2。云南省国有林场管护用房建设采取了科学规划设计、精心组织实施、科学合理布局、项目和资金监管等做法,提升了国有林场的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森林康养、森林旅游等优质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有效促进林场林草产业发展。但目前尚存在建设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健全,现有建筑年久失修等问题。为此,提出加强规划设计和资金支持,提高管护人员待遇等策略。
- 2024  Vol.  49(6):    205-209
    [摘要](98)     [PDF](108) - 上海市开放休闲林地建设现状与建设需求调研分析
- 汪晓沙
- 采用问卷调研、实地调研和访谈调研相结合的方法,从区域分布、服务功能、建设规模、设施配套、周边资源等方面对上海市开放休闲林地建设现状和市民需求进行调研、分析。结果表明,开放休闲林地建设现状在区域分布、服务功能、配套设施、周边资源和养护管理方面与市民需求存在差 异,尚不能完全满足市民需求,存在着区域分布不均,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提出规划引领,加强资源整合,规划项目流程等提高开放休闲林地建设水平和养护质量的建议。
- 2024  Vol.  49(6):    210-216
    [摘要](92)     [PDF](106) - 生态护林员政策在云南省脱贫攻坚战中的实践
- 陈春祥,王 纬,韩文洪
- 对生态护林员政策进行解读,总结云南省落实生态护林员的主要措施,包括重点支持深度贫 困地区,聘用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强化对生态护林员选聘的监督管理等。2020 年末云南省生态护林员指标达168 596 个,实聘生态护林员182 996 人。生态护林员在云南省生态建设和脱贫攻坚中 被赋予多重使命,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了生态增收脱贫,促进了民族团结,强化了生态固边,夯实了乡村振兴基础。提出建立集中安置点生态护林员腾退机制,推进各类生态管护员精细化管理,借助大数据手段管理生态护林员等建议。
- 2024  Vol.  49(6):    217-222
    [摘要](108)     [PDF](101) - 《林业调查规划》2014—2023 年高被引文献特征分析
- 刘允杰,许易琦
- 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林业调查规划》2014—2023 年刊发的2 174 篇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普赖斯定律获得349 篇高被引文献,运用CiteSpace 6.3.R1 可视化分析软件及Excel 2010 等软件对获取的高被引文献的基本数据、主题、作者和来源机构以及基金项目比等进行深入分析。结果 表明,《林业调查规划》2014—2023 年高被引文献基本呈刊发时间越早被引数据相对较高的规律特点;高被引文献主题分布在森林康养、生态旅游、国家公园等领域,内容涉及生态保护、湿地、碳汇、国家公园建设和林业资源调查等方面;高被引文献作者以合著居多,占比83.09%,以华朝朗、余昌元、吴富勤、郑进烜等10 余位专家学者为代表,来源机构包括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西南林业大 学、北京林业大学等10余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基金项目文献占高被引文献数量的48.14%,高被 引文献被引频次的高低与有无基金项目资助或基金项目级别高低无直接关系。提出优化期刊出版流程,关注行业热点,维系并扩大高被引文献作者群,不断拓宽稿件来源,坚持以学科热点、科技创新前沿内容为遴选稿件标准,不断提高期刊影响力。
- 2024  Vol.  49(6):    223-230
    [摘要](93)     [PDF](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