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专区

版权信息

  • 主管单位: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 主办单位: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 主  编:胡宗华
  • 地  址: 云南省昆明市人民东路289号
  • 邮政编码:650051
  • 电  话:0871-63318347
  • 电子邮件:ynfip@vip.163.com
  • 国际标准刊号:1671-3168
  • 国内统一刊号:53-1172/S
  • 邮发代号:64-100
  • 单  价:20.00元
  • 定  价: 120.00元/年

下载专区

友情链接

期刊搜索

当前目录

  • 林业调查规划
  • 2024年 第49卷 第3期
  • 出刊日期:2024-05-20
《林业调查规划》是由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林业科技类专业学术期刊,被多家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林业核心期刊,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云南省优秀期刊,“西牛计划”之优秀中文科技期刊。本刊报道林草行业相关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设置有森林经理(含资源监测、管理等)、森林培育、生态保护修复、林草碳汇、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含森林、草原、湿地、景观)、动植物(含古树名木)、森林土壤、林草灾害(含林火、病虫害、外来物种)、林草产业、智慧林草(信息化)、生态旅游与森林康养、园林绿化等栏目。
更多+

2024年第49卷第3期

(下载当期目录)

  • 保康县“ 十三五” 和“ 十四五” 规划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评估
    刘少林,汪正祥,李亭亭,胡鹏
    为促进保康县各部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建设,构建评估体系,对保康县“十三五”和“十四五” 规划中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程度进行评估。结果认为,保康县“十四五”规划较“十三五”规划生物多 样性主流化程度显著提升,评估分数由58 分上升到84 分;提升之处包括明确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 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跨区域跨部门协调合作与交流、生物多样性立法或执法、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技支 撑、有害生物防治、外来物种和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以及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十四五”规划中 部分生物多样性保护指标仍需加强,包括生物多样性迁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与公众参 与机制、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共管、生态补偿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和生物多样性资金保障。
    2024  Vol.  49(3):    1-6    [摘要](143)    [PDF](108)
  • 多源荧光光谱数据融合下的淡水浮游植物分类识别方法
    潘玉露
    淡水浮游植物分类识别过程中,主要采用单一的荧光光谱数据进行特征提取,所得特征信息较 为片面,分类识别结果的F1 分数偏低。为此,以多源荧光光谱数据融合为前提,提出一种新型淡水浮 游植物分类识别方法。采用局部线性嵌入算法对多源荧光光谱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再通过小波分解 算法提取光谱特征信息。运用独立成分分析算法标记出有效的特征信息,依托于多源荧光光谱数据融 合原理结合有效特征得到全面的光谱特征信息。将光谱特征输入可解决多分类问题的支持向量机模型, 生成淡水浮游植物分类识别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在噪声比例为40%时,文中设计的分类识别方法的分 类识别结果F1 分数依旧为0.95,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提高了14.74%和18.95%,分类结果更加准确。
    2024  Vol.  49(3):    7-12    [摘要](122)    [PDF](118)
  • 望高比与普雷斯勒形数、实验形数的关系研究
    余国宝
    望高比(B)不仅是两个直径之比,还增加了两个高度之比,能更便捷、更客观地反映树干形 状,是一个更理想的干形指标。在望高法求积式中,引入望高比概念,根据研究望高比的结果,提出 望高比法求积式,找到了望高比、普雷斯勒形数与实验形数的关系,在进行林木蓄积量测算,尤其是 单株立木材积测算中显得更加便捷、准确、实用。
    2024  Vol.  49(3):    13-16    [摘要](125)    [PDF](99)
  • 避雨栽培方式下灌水量对柑橘品质的影响研究
    姜文博,李松开,黄蕊,胡韬,李文峰,李琦,彭磊,黄兆波
    为探究避雨栽培下灌水量对柑橘品质的影响,以‘兴津早生’ 蜜柑为试材,设置非避雨栽培灌 水量30 L/(棵·次)(处理1)、避雨栽培灌水量30 L/( 棵·次)(处理2)、非避雨栽培灌水量35 L/ (棵·次)(处理3)和避雨栽培灌水量35 L/(棵·次)(处理4)4 种处理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处理2 因素下果实品质最好,果实的果肉重、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还原糖和总酸含量分别为: 45. 27 g、12.07%、550.66 mg/kg、50.67 mg/g 和1. 47 g/kg。在该地区灌水量为30 L/(棵·次) 比灌 水量为35 L/(棵·次)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7. 33%、维生素C含量提高了20.47%;柑橘 在避雨栽培生长环境比非避雨栽培显著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还原糖含量。避雨栽培下 灌水量为30 L/(棵·次)时提升柑橘品质的效果最好。
    2024  Vol.  49(3):    17-22    [摘要](119)    [PDF](104)
  •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红椿抢救性移栽技术探索 ———以白鹤滩水电站库区红椿移栽为例
    杨德勇,白祖云,谭斌,郑克锐,陈正唐,赖叶青
    为保护白鹤滩水电站建设范围内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红椿,采用抢救性移栽方法,移栽野 生红椿1 513 株,移栽后成活率达94.5%,2年后保存率90.9%。对抢救性移栽结果进行分析,认为 在移栽地选择适宜、采用技术得当的情况下,影响红椿抢救性移栽成败的关键因素中,起挖和栽植 间隔时间影响最大,其次是土球保留完整程度,再次是树体的损伤程度。移栽成活后,管护是影响 保存的关键,尤其是牲畜破坏和人为破坏造成的影响往往是不可逆的。
    2024  Vol.  49(3):    23-28,181    [摘要](139)    [PDF](102)
  • 不同坡向坡位对桉树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及生长效应分析
    林建,韦柳端,蓝柳凤,罗通,庞朱良,曾祥秀
    分析不同坡向、坡位对桉树造林成活率、树高及胸径的影响。采用桉树组培苗木进行造林试 验,以1年生桉树人工林样地调查数据为研究对象,调查造林效果,记录样地坡向、坡位,并实测每 株林木的树高和胸径。结果表明,坡向或坡向与坡位二者的交互作用对桉树造林成活率、树高、胸 径的影响程度均强于坡位,其中坡向对桉树造林成活率及当年生长量的影响程度最大;不同坡向对 桉树造林成活率及当年生长量的影响极为显著,造林成活率受坡向的影响最大,不同坡位对桉树造 林成活率及当年生长量的影响不显著,坡位对造林成活率、树高、胸径的影响较小;从阳坡、半阳坡、 半阴坡、阴坡光照依次逐渐减弱,桉树造林成活率分别为90.83%、84.18%、77.34%、75.95%,平均 树高从8.59 m减小到7.57 m,平均胸径从6.26 cm 减小到5.43 cm;从阳坡到阴坡,桉树造林成活 率、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均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而随不同坡位的降低,其变化不明显,但均在中坡 表现出最小值。
    2024  Vol.  49(3):    29-34    [摘要](119)    [PDF](113)
  • 河北茅荆坝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陈玉新,高焕,姚迪,王思宇,王凯月
    通过田野调查和资料查询,对茅荆坝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生活型进行调查统计。结 果显示,该区域主要有58 科123 属149 种审美价值较高的野生观赏植物。以此为基础,梳理归纳 这些植物各自的生长类型、生态习性、分布状况、花(果) 期、观赏部位、观赏特性和绿化用途等,分 析其在保护开发中存在的被破坏、被取代、被淘汰等问题,提出保护优先、合理开发、适度利用,按难 易程度递进开发利用,尊重生物多样性以及多层次开发、复合式利用等保护开发原则,为冀北地区 和地理环境相近地区提供参考借鉴。
    2024  Vol.  49(3):    35-40    [摘要](124)    [PDF](100)
  • 嵩山山地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
    刘冰许,程国栋,刘继华,王霄,薛继华,赵文珍,张金霞,潘阳,杨洪涛,高友新
    为摸清嵩山山地地理单元(Eb02-1)野生动物种类及数量情况,共设置20 个10 km×10 km 的 调查样区,应用标准化的方法和技术,采用样点、样线及红外相机相结合的方法,对鸟类、兽类、爬行 类和两栖类4 大类进行常规调查。结果表明,嵩山山地动物资源丰富,共调查到鸟类152 种,36 453 只;两栖类10 种,1 633 只;爬行类5 种,9 只;兽类18 种,1 202 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 种(鸟 类1 种,兽类3 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8 种(鸟类5 种,兽类3 种)。此外还开展了野生动物栖息地 现状及保护状况调查,对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对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提出建议。
    2024  Vol.  49(3):    41-47    [摘要](137)    [PDF](108)
  • 典型生态脆弱区生态空间规划与治理研究 ———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为例
    杨子江,王虹影,谭原潇,戴骊静,张雪
    生态脆弱区是生态环境易遭受破坏的主要区域,承担着水源涵养、物种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碳 汇等重要职责,已成为生态空间规划与治理的重点关注区域。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处于西南山 地农牧交错脆弱区,是我国修复青藏高原南缘滇西北高山峡谷生态屏障的关键治理区域。基于生 态脆弱区异质性、不稳定性与时空波动性特征,剖析迪庆藏族自治州生态空间治理面临的重难点与 挑战,系统划定“深绿空间”、精细化划分“浅绿空间”,构建全域全要素生态空间治理体系,提出系 统实施生态修复、多维度探索生态价值转化增值、提升生态文化韧性的生态空间治理路径,引领典 型性生态脆弱区规划治理与绿色转型发展。
    2024  Vol.  49(3):    48-57    [摘要](125)    [PDF](103)
  • 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治理分区研究
    安 科,邓军,彭正武,吴宁,任晓东,张如松,余正才,毛凯东
    根据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空间分布特征和各区域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岩溶土壤和森 林植被分布,结合碳酸盐岩的类型、岩性组合特征、不同岩溶地貌对区域环境和水土资源的制约、石 漠化在不同地貌条件下的形成和发育特征,统筹考虑岩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地理单元的连续性和 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等因素,将全省88 个岩溶监测县划分为6 个治理区,并就各分区地理区 位、地质地貌、成土母岩、水文、气候类型、森林植被类型分布以及各石漠化区不同类型岩溶土地面 积占比等进行描述。
    2024  Vol.  49(3):    58-63    [摘要](127)    [PDF](124)
  • 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草原现状及分区保护与修复策略
    彭正武,袁启慧,谢燕梅,余正才,毛凯东
    据最新调查数据,云南省石漠化草原主要分布于曲靖、昆明、红河等5个州( 市),总面积 37.97 万hm2,占岩溶土地面积的3.53%,其分布最广的海拔区间为1 500~2 500 m,占比47.85%, 基岩裸露度分布区间为30%~94%,以植被盖度为10%~19%的分布区间面积最广,占比37.85%, 绝大部分分布于土层薄甚至极薄区域,占比达92.10%。根据石漠化草原空间分布特征,在充分衔 接各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规划基础上,统筹考虑岩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地理单元的连续性 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将云南省石漠化草原区划为6个分区,分区阐述石漠化草原生态保护 与修复策略。
    2024  Vol.  49(3):    64-70    [摘要](126)    [PDF](103)
  • 广西国有七坡林场森林碳汇价值评价
    黄超群,梁波,何英姿,李震,刘春花
    通过调查七坡林场的森林资源家底,科学评估林场森林碳储量和价值量。将七坡林场2015 年与2020 年资源现状进行对比,采用森林资源蓄积量扩展法,核算森林碳储量,分类统计碳汇价值 变化。结果表明,5年间,七坡林场森林面积增长78.1 hm2,森林蓄积量增加174 954 m3,森林碳储 量增加202 688.58 t;森林碳储量从2015 年的1 047 184.95 t 增加到2020 年的1 249 873.54 t,增加 202 688.58 t,增长率为19%;混交林面积从2015 年的130.0 hm2增加到2020 年的1 218.9 hm2, 2020 年碳储量198 885.15 t,较2015年增长近13倍。由此可见,七坡林场2015—2020年期间林场 坚持在分区施策、分类经营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森林经营管理活动,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建设,在森林碳储量和碳汇价值提升上取得显著成效。以期为七坡林场科学 改进森林资源保护、经营和利用措施提供数据支撑,对评估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评价森林 碳汇价值提供借鉴。
    2024  Vol.  49(3):    71-75    [摘要](122)    [PDF](93)
  • 我国林业碳汇担保制度的完善
    曹文欣
    林业碳汇在国际上的发展已经逐渐完善,我国各地实践也取得了初步成效。林业碳汇担保作 为其中的新型项目,虽然法律保障尚不完全,但现实中已经在摸索实践。由此,联系我国林业碳汇 担保发展的现状与现实需求,在参考国外发展的情况下,对林业碳汇担保面临的权利未定性、法律 体系不健全、风险与成本制度不完善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完善相关法律体系,明确权利属性,同时 在法律范围内注意风险规避与成本保护,完善林业碳汇担保在碳汇经济中的地位等建议,以推动低 碳减排,促进绿色发展。
    2024  Vol.  49(3):    76-80,86    [摘要](122)    [PDF](103)
  • 森林公园景观绿化演变视觉模拟方法
    武嬿
    由于森林公园景观人为干预较少,其绿化演变过程的随机性较强,视觉模拟过程中缺少对森 林景观中细节细分的过程,导致森林层次区域的模拟失真。为解决这种问题,提高森林公园景观绿 化演变视觉模拟效果,提出一种基于智能算法的模拟方法,即运用中点位移法与连续随机增加法对 森林景观图像去褶皱,利用多细节层次法生成原始森林景观三角形网格,利用分形技术递归细分该 森林景观的三角形网格,视觉过渡不同细节层次区域,经视觉渲染后最终获得景观绿化演变视觉模 拟结果。测试实验表明,该方法模拟的森林公园景观绿化演变图像较为清晰、逼真。
    2024  Vol.  49(3):    81-86    [摘要](125)    [PDF](105)
  • 基于自然保护地的自然教育创新路径探析
    陈长启,徐卫刚,王尚慧
    随着我国自然教育的快速发展,自然保护地依托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和自然景观等自然 资源及其独特的人文资源,已经成为自然教育的重要场所。为保障自然保护地自然教育工作的科 学有序开展,梳理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地开展自然教育的现状,分析自然保护地开展自然教育的具体 实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顶层设计不完善、教育资源挖掘不够、配套设施短缺、专业人才匮乏、 社会参与机制尚未形成等突出问题,提出自然保护地开展自然教育的具体路径。一是自然保护地 行政管理部门做好顶层设计,疏通多元参与渠道,为自然保护地开展自然教育构建完善制度体系。 二是自然保护地主动接受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探索构建与自然保护地自然和人文资源紧密结合的 自然教育实践模式。三是自然保护地要大力加强自然教育设施建设,结合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打造 智能自然教育一体化平台;结合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开发精品课程、编写特色教材;利用新媒体技 术做好宣传引导;严格管理程序,不断强化安全管理;注重存量人才培养,积极拓宽引才渠道等。
    2024  Vol.  49(3):    87-92    [摘要](122)    [PDF](102)
  • 产流风险与绿地分布相关性研究 ——以郑州市金水河片区为例
    李雪萌,陈奕洁,张宇帆,黄璟,宋培豪
    利用ArcGIS 与SCS-CN、SWMM 模型相结合对研究区产流状况进行模拟,通过莫兰系数分析 研究区产流风险与绿地分布在空间上的联系。绿地分布与产流风险相关性显著,研究区域的产流 风险与绿地分布呈基于产流风险的绿地失配现象,在城市尺度上对绿地空间进行合理分配与布局 优化,更加高效地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2024  Vol.  49(3):    93-101    [摘要](116)    [PDF](117)
  • 新疆林业生态环境中的木垒胡杨林群落特征研究
    张琴,李倩,单奇
    对新疆林业生态环境中木垒胡杨林群落的多样性特征进行研究,分析胡杨林群落的相似度变 化趋势,通过个体数对数和失稳率研究胡杨林的结构与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在多样性特征中,中、 下游区域临界点的胡杨林群落丰富度最高,中游区域的丰富度最小;生态输水前,下游区域的胡杨 林群落均匀度指数最小,中游区域的均匀度指数最大,生态输水后,中、下游区域临界点处的均匀度 指数最大,下游区域的均匀度指数最小;生态输水后的物种多样性高于生态输水前的物种多样性, 下游区域的物种多样性受生态输水的影响较小;在相似性特征中,Jaccard 指数和Sorenson 指数在 不同区域内的变化趋势相似;在胡杨林结构与动态特征中,胡杨林种群在上游区域中的数量较多, 种群的个体数与高度级呈反比。
    2024  Vol.  49(3):    102-107    [摘要](121)    [PDF](112)
  • 云南省光伏电站对区域林地的生态影响研究
    张传光,郭永清,沈艳,蒋云东,周云,方波,贠新华
    以实地走访和调查访谈的方式调查了解云南省光伏电站对区域林地的生态影响。结果表明, 光伏电站建设会造成电站范围内乔木和灌木的砍伐以及草本植物的割除,但植物物种个体数量和 生物量无显著减少,一些电站因光伏板遮阳保湿,物种略有增加。电站建设对基因多样性的影响不 大,但对生态系统有一定的影响。光伏项目的实施使林地用途改变,破坏了一定数量的地表植被, 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区域内景观潜在的美学价值,但范围较小,对自然景观风貌的影响不大。项目区 域内水土流失可控,通过保护措施可恢复植被,施工和运行过程有切实可行的污染及影响防治措 施,污染物产生量小,排放达标。项目对区域大气、地表水、声环境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小,不会导致 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的明显改变。基于调查结果,提出加强林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技术措施, 并对云南省光伏电站的建设规模作出预警,实现光伏发电产业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
    2024  Vol.  49(3):    108-118    [摘要](124)    [PDF]()
  • 东江水源涵养林不同混交组合林下植物多样性研究
    陈传国,陈红跃,郑洁玮,卢雅莉,姜 杰,杨超裕,陈黄礼,张阳锋,马延军,陈锦红
    为揭示东江水源涵养林5 年生8种不同混交组合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及其规律。对8种 不同混交组合林分样地开展植物多样性调查,对每种混交组合林下的灌木、藤本、草本层进行植物 多样性评价。结果表明,林下植物丰富度指数均不高,Simpson指数与种间相遇机率(PIE) 在数值 上相等,但其与Shannon-Wiener指数间则相差较大;从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标的聚类分析看,混交组 合楠木×锥栗、红苞木×枫香、火力楠×红锥、椆木×红锥、格木×海南红豆的植物多样性指数较高,而 混交组合红锥×枫香的植物多样性指数较低。
    2024  Vol.  49(3):    119-123    [摘要](117)    [PDF](103)
  • 西宁市南北山主要造林树种的土壤水分特征研究
    杨维,李慧婷,季海明
    为探讨西宁市南北山典型造林树种的土壤水分特征,揭示不同树种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程度, 选取西宁市南北山绿化工程区为典型造林树种为研究对象,以天然草地作为对照,通过采集土壤样 品,并测定其含水率及物理性质,分析不同造林树种下的土壤水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植被 类型条件下土壤含水率大小依次为天然草地(15.40%) >人工灌丛( 14.19%) >人工油松林 (13.01%) >人工云杉林(12.16%) >人工杨树林(11.77%),土壤物理性质表现为人工杨树林>人工 油松林>人工云杉林,且0~100 cm 土层内土壤水分随林龄、林分结构及立地条件改变而存在差异, 并出现土壤水分亏缺现象。根据西宁市南北山不同植被类型条件下土壤水分变化特征,采取合理 的乔灌草搭配模式进行人工造林是维持土壤水分平衡的关键。
    2024  Vol.  49(3):    124-132,146    [摘要](124)    [PDF](98)
  • 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土壤调查研究
    贠新华,余昌元
    采用传统的土壤剖面调查结合典型线路调查方法,对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进行土壤调查研 究。结果表明,区域内主要土壤类型为红壤、水稻土、冲积土和沼泽土。描述各土类的分布、剖面构 型及特征、基本理化性质等。分布面积最大的是处于汇水区的云南松或松栎混交林下的红壤以及 坝子区域的潴育性水稻土,大多土层深厚,剖面完整,诊断层较典型,具有较好的土壤生态系统,土 壤肥力状况良好。提出对现有低质低效林分进行适当改造,关注水稻土的保护与合理使用,进一步 开展沼泽土及底泥的区域调查研究。
    2024  Vol.  49(3):    133-136    [摘要](118)    [PDF](105)
  • 湖南怀化市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中古树资源特征研究
    陶德树
    为查清怀化市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中的古树资源,对怀化市国家重点保护古树进行全面调 查,并对重点保护古树的类型、濒危等级、海拔分布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怀化市共分布有国家 重点保护古树17 种、2 018 株,属于13 科14 属,全市13 个县级行政单位均有分布;古树树种以银 杏、南方红豆杉、闽楠和大叶榉树为主,每个树种均在200 株以上;古树平均胸径76.4 cm、平均树高 19.3 m、平均树龄227 a,适宜古树生长的海拔区间为300~800 m。以期为怀化市的生物多样性保 护及营造林树种选择提供参考。
    2024  Vol.  49(3):    137-143    [摘要](132)    [PDF](114)
  • 湖北省鸟类新纪录种——日本绣眼鸟
    张聪,薛洪富,孙婷婷,陶敏,肖山,颜军,舒实
    2022 年9 月29 日和11 月14 日,分别在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和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观察并 拍摄到日本绣眼鸟,经查阅文献确定为湖北省新纪录种。
    2024  Vol.  49(3):    144-146    [摘要](127)    [PDF](111)
  • 广西51 种典型药食同源植物观赏价值综合评价
    胡真真,邓丽丽,肖妮洁,韦霄,史艳财
    为充分开发利用广西药食同源植物资源及丰富广西城市园林植物种类,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 调研,综合考虑植物观赏价值、园林应用潜力和应用安全性,确定16 个评价指标,建立综合评价结 构模型,对广西51 种典型药食同源植物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综合评价分值排序将51 种典型药食同 源植物划分为4 个等级。结果显示,Ⅰ级:分值≥2.3,观赏和开发利用价值高;Ⅱ级:分值>2.0~ 2.3,观赏和开发利用价值较高;Ⅲ级:分值>1.7~2.0,观赏和开发利用价值一般;Ⅳ级:分值<1.7, 观赏和开发利用价值低。综合排名靠前而在园林中极少应用的金银花、八角、草果、山银花、花椒等 植物在观赏性、园林应用潜力和应用安全性方面表现较为突出,建议加大开发利用力度。
    2024  Vol.  49(3):    147-151    [摘要](122)    [PDF](94)
  • 湖北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与保护研究
    龚仁琥,程玉芬,王业清,宗宇
    以湖北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域监测方法开展调查,研究 其种类组成多样性、区系成分、空间分布等特性及资源保护现状。结果表明,研究区已知有兰科植 物36属100种,生活型齐全,珍稀濒危级别高;兰科植物区系成分复杂,特有性明显,分布不均匀, 小生境影响偏大,保护地位重要。应从优化三区区划、提升保护能力、加强兰科植物认知普及、与时 俱进创新保护方法等方面持续性做好兰科植物的保护工作,以期为保护区及周边地区兰科植物未 来保护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024  Vol.  49(3):    157-164    [摘要](115)    [PDF](111)
  • 科尔沁沙地五角枫变色气象条件及预报方法研究
    贾宁,王一冰,于静,刘梦迪,陶晨,杨旋
    对沙地五角枫近6年红叶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得出枫叶变色率及变色规律;结合气象要素 资料,研究不同变色期的气象阈值条件;利用不同气象要素与枫叶变色率的相关性对枫叶变色率短 期、长期预报方法进行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沙地五角枫初红日序为10月1日,大部分枫树在 10月上旬处于斑红,正红日序为10月15日,枫叶进入斑红和正红的时间受逐日气象条件影响较 大;日最低温、日最高温、日均温、日均湿度、日最低地面温度越低,枫叶变色率越高,变色率与日降 水量、气温日较差、日照时数呈微弱相关;近10 d 累积气温越低、日照时数越多、累积湿度越小、累 积降水越少,枫叶变色率越高;长期预报因子为6月平均湿度和9 月平均气温、平均日照时数、平均 最高温度;根据温度阈值建立了枫叶变色因子方程,结合赏枫天气因子建立了枫红气象指数及服务 产品,经检验适用性较好。
    2024  Vol.  49(3):    165-170    [摘要](123)    [PDF](94)
  • 基于GIS 的邢台市核桃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研究
    杨丽娜,梁春旺,赵玉兵,张杰,贾秋兰
    利用邢台市1991—2020 年17个国家气象站资料,结合地理信息数据,基于GIS 对核桃种植 进行气候适宜性区划。对邢台市核桃生长的气候适宜性进行分析,选取年均温、≥10℃有效积温、 年降水量、极端最低温、年日照时数、日最高温≥40℃日数、终霜冻日早于≥稳定通过10℃初日日 数7 个因子作为邢台市核桃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基于GIS对各区划指标进行插值,结合模糊 数学隶属函数得到邢台市核桃气候适宜性区划图。结果表明,邢台市核桃种植气候最适宜区主要 分布在邢台市东部平原、西部浅丘陵地带;气候次适宜区主要分布在邢台市中部平原地区、西部丘 陵地带;气候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邢台市西部深山区及水库和建筑用地。
    2024  Vol.  49(3):    171-175,193    [摘要](115)    [PDF](105)
  • 基于GIS模型的地域性灌木园林景观空间平衡性 布局最优规划仿真
    刘骥,周心怡
    针对当前对景观结构与功能相互关系分析的方法缺少,导致灌木面积演化后大幅度减少的问 题,提出基于GIS模型的地域性灌木园林景观空间平衡性布局最优规划仿真。统计基于GIS模型 的地域性灌木高程数据,在ArcGIS中计算灌木景观热力学熵,判断空间布局平衡性。分析地域性 灌木分配均匀度、空间平衡性布局优势度和布局规划维度指标,定量分析景观格局结构与功能的相 互关系。通过空间平衡性布局最优规划指标,计算地域性灌木斑块面积占比和灌木斑块密度指数, 通过GIS模型交互反馈解决规划过程中维度低的问题。将对比度、信息熵、元素间相似程度作为描 述向量,结合最大似然法进行布局最优规划仿真,使用综合指数评价法构建GIS评价模型,按照空 间平衡性设定布局标准,获取合理规划结果。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灌木园林景观布局规 划,演化后的灌木面积为5.0×105 hm2,与所研究方法一致。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进行地域性 灌木园林景观空间平衡性布局最合理。
    2024  Vol.  49(3):    176-181    [摘要](115)    [PDF](119)
  • 数字林业背景下亚洲象监测预警模式综述
    谭栩吉,王仕华,毛娅南,段光辉
    在数字林业大背景下,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5G 等前沿技术,科学构建亚洲象监测预警体 系,其总体框架划分为基础设施层、数据层、应用层、展现层,还包括标准规范、运维管控能力、安全 管理体系内容建设。提出以网络传输、数据存储、AI 物种识别、亚洲象一张图为基础的人工智能技 术与野生动物生态保护、缓解人象冲突有机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为其他自然保护区相似问题提供 了解决方案。
    2024  Vol.  49(3):    182-186    [摘要](119)    [PDF](102)
  • 呼和浩特市草原鞘翅目昆虫多样性研究
    曹雪,姜海燕,迁力根,孟达,党海龙
    为明确呼和浩特市草原鞘翅目昆虫种类及分布,对鞘翅目昆虫多样性进行详细研究。2022 年6 月—9 月,使用网捕法对设定的7 条踏查路线进行昆虫采集。通过外观形态进行种类鉴定,并 确定鞘翅目害虫种类,采用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与Jaccad 群落 相似性系数对采集的鞘翅目昆虫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调查共获得1 015 个昆虫标本, 经鉴定,属于17 科49 种。其中优势科为芫菁科和叶甲科,各占昆虫总种数的19.15%和23.40%, 苹斑芫菁在各地区均有分布。和林格尔县是鞘翅目昆虫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 数最高的地区,优势度指数居中。不同地区间物种均匀度指数差异不大。以期明确并丰富该地区 鞘翅目昆虫多样性,同时加强对害虫的预防管理工作,预防草原虫害的发生。
    2024  Vol.  49(3):    187-193    [摘要](117)    [PDF](103)
  • 新形势下森林防灭火工作面临的新挑战与对策探析 ——以浙江省青田县为例
    刘小燕,程爱林,张峰玲,黄天来,项小军,沈力舟,王建勇,王好军
    青田县目前共有森林消防队伍44支,配备了15辆防火专用大型车和27辆防火专用小型车, 还配置有短波、超短波、微波通信设备139个,卫星通信系统设备312个,大型机动灭火装备37台, 已建立了监督问责机制,布设了61套高位预警监控视频系统,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森林防火 宣教与普及格局。但森林防灭火工作仍面临新的挑战,诸如防火环境复杂性增加,林火阻隔体系和 以水灭火设施尚不完善等,藉此,提出建立健全适应气候变化的森林防火预警体系,强化林区管理 与人为活动监管,降低火灾风险,优化森林植被结构,完善森林防火基础信息系统化、数字化融合等 策略,以提高青田县森林防灭火能力。
    2024  Vol.  49(3):    194-198,205    [摘要](118)    [PDF](112)
  • “非典型”传统村落景观格局与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以桂林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明村为例
    程凯永,梁景慧,孙硕,王娜
    “非典型”传统村落是指虽未纳入“历史文化名村”或“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保护,但仍具有特 殊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的村落。广西桂林明村地处喀斯特自然遗产地核心保护区,三面峰林环 绕,一面贴近漓江,生态环境优越,历经数百年,荟萃了“非典型” 传统村落的精华。其聚落选址布 局、景观格局以及空间结构整体都具有传统村落很好的代表性,但城市化等外部冲击导致村落发展 失序,主体缺位带来生态旅游发展停滞。藉此提出保护与更新村落环境,活化利用生态景观文化旅 游廊道,展示农耕文化,营造田园诗意等生态旅游发展策略。
    2024  Vol.  49(3):    199-205    [摘要](119)    [PDF](108)
  • 森林康养消费意愿—行为与服务质量期望—感知调查 及差距分析
    田明华,王春波,刘诚,孟晓,郑婕妤
    基于对森林康养实际消费者问卷调查,发现森林康养消费者消费意愿—行为差距和森林康养 服务质量期望—感知差距,根据差距分析提出以需求为导向的森林康养供给侧改革方向。研究表 明,森林康养消费意愿强烈,森林康养潜在市场空间巨大,在消费次数、消费金额和消费时长等方面 均远未达到消费者的预期,可以成为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增长点。配套设施、管理服务的期望—感 知差距最大,因此,完善配套设施、提升管理服务成为森林康养项目重点改进方向。应从丰富自然 资源多样性着手减少自然生态类因素的期望—感知差距,提高康养项目体验性与多样性,为消费者 提供高性价比的森林康养产品,重点提升消费者的身心愉悦感。
    2024  Vol.  49(3):    206-213    [摘要](129)    [PDF](98)
  • 基于新时代文旅融合的基地场景特色研学实证研究 ——以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为例
    徐高福,许梅琳,张楠,余阳春,王志平,徐邓幸
    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近年来开发了生态环保探索、农事研学活动、红色国防教育3大主题6 个典型研学基地场景,对其自然条件、师资队伍、场所条件进行分析,研究其相应课程设计、研学路 线,教育性、体验性路径和目标。结果表明,研学不仅是生态红利的新引擎,也是创新发展的催化 剂,更是文化精神的感召力。提出要以新发展理念指引研学发展,深化研学内涵认知,多样化、多层 次、多方面开展研学活动。
    2024  Vol.  49(3):    214-218    [摘要](122)    [PDF](108)
  • 云南省竹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余志飞,杨璇玺,杨卿,孙蕊
    云南省有竹类植物29属250种,分别占全国的66%、33%,居全国第9位;生产大径竹1.33 亿根、小杂竹898 万t;生产竹胶合板500 m3、竹地板(含竹木复合地板)2 400 万m2、竹笋干10.6 万 t; 竹产业产值40.1 亿元。云南省竹产业具有散生竹资源占比大、地域集中度高、天然竹资源占比大、 笋用竹占优势地位、竹笋产品产值占优势地位、文化底蕴厚重等特点。目前竹产业面临着集约化经 营水平低、深加工利用滞后、经营主体少且弱等困难和问题。藉此,提出突出特色优势,创新组织经 营,强化政策支持,创新融合发展,加大招商力度等建议。云南省笋用竹产业发展处全国前列,有较 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前景,应作为云南省竹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做大产业特色优势,并融合园区经 济和乡村振兴建设,推进云南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  Vol.  49(3):    219-224    [摘要](120)    [PDF](107)
  • 基于共词分析方法的国外口袋公园研究热点
    王雨晴,高佳豪
    通过科技文献数据库(Web of Science)检索出2011—2021年国外城市口袋公园相关文献122 篇,借助共词分析法归纳分析其研究热点。结果表明,当前国外口袋公园热点研究领域为步行到访与 身体质量指数、可持续发展、环境效益、社会健康和体育活动设施5个方面,研究领域更加多元化;口 袋公园步行到访研究与居民身体质量指数呈正相关;环境公平与生态环境是衡量口袋公园可持续性 的重要指标;口袋公园内环境布局与社会心理、生理健康呈正相关;口袋公园内各类设施配置与促进 体育活动频率呈正相关。基于上述结论并结合我国目前口袋公园发展状况,对未来我国口袋公园建 设提供了适老化优化设计、可持续环境效益评价、园内健康性活动区域及文化设施设计等研究启示。
    2024  Vol.  49(3):    225-230    [摘要](118)    [PDF](108)

信息公告

更多>>

在线期刊

排行榜top20

  • 下载排行
  • 点击排行